记得当初在看完芥川龙之介的《竹林中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,小说带给我的震撼在于他没有给故事一个结局,我们并不能得知那个故事的原貌,更显人性之恶。这是芥川龙之介的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,他认为探寻真相是徒劳的,或许根本就没有真相

但是作为电影,一个需要有主流价值观的电影,黑泽明在表达出对人性的失望后依然给了我们以希望。而这一希望是看透这“人性”的樵夫给的,正是因为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事件的参与者,才使他对人性有更深的感触。

影片开头是樵夫的自言自语“不懂,我真的不懂”和行脚僧茫然的表情,黑泽明的悬念做的很好,在打杂的说只不过是死了一个人,这罗生门上就躺了六七具尸体,都是被兵荒,地震,风暴,火灾,荒年,疾病,强盗杀死时。行脚僧继续否认,那死的一个人才是他觉得最可怕的。

之后多重平行叙事展开,由一个命案引发的思考,三个当事人在官府上给出了不同的陈述,故事之间有联系又有差异。强盗把自己塑造成光明磊落,武艺高强的勇者形象。女人吧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柔弱贞洁的贤妻形象。武士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尊严不卑不亢的武士形象。可这些形象在其他人口中却又变了样儿。

影片加了结局,给我们看到了事情的真相,说自己是勇者的其实是懦夫,说自己很贞洁的其实是个老狐狸,说自己有武士精神的也是个懦夫,那场对战在他们口中有多么英勇,实际上就有多么像闹剧。

人都是利己主义者,在描述自己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的美化自己。现在罗生门已经成为这种人性的专有名词,足以见得影片和书籍的影响力

评论
热度(43)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喪家狗 | Powered by LOFTER